【健康科普】如何应对疫情下的心理压力?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2-01-13 17:10


?      当下疫情反反复复,不仅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除了全力配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外,更加关注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疫狙击战的重要一环。疫情当前,我们还有我们的家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些压力和情绪的起伏,特别是居家防疫、隔离等容易出现一些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只要积极干预,正确应对,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健康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一、可能出现的心理不适的几种表现:



01

焦虑多疑




      疫情出现后特别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将自身各种不舒服与新冠肺炎联系起来,怀疑自己是否生病。对自身的关注是好事,但过多关注可能会加重紧张、焦虑等情绪,安全感下降,甚至影响行为等就要多加注意。

02

惶恐不安




      可能会出现“不敢按电梯和触摸门把手”“反复洗手、消毒”“不出门,更不敢去医院”等行为及想法。还有一些因家人在疫情中高风险区,加上网上各种信息的传播,易使得一些人出现恐惧害怕的情绪。

03

愤怒烦躁


      在疫情变化的压力下,人们可能变得有些敏感,更关心自己的安全,因一点小事就急躁、发脾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

04

抑郁悲伤




      受疫情的影响,会有情绪低落,甚至悲伤、绝望。低落的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生活规律紊乱,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还可能出现睡眠问题。

05

孤寂感


      由于疫情原因居家隔离,特别是自己孤身一人,会感到孤独寂寞,进而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对于疫情我们不仅需要理性的看待,更需要从心理和行为上做出适时的调整,积极应对。

二、几种心理调适方法:


 正确认知




      从官方和权威媒体及时了解疫情信息,学习科学的防控疫情知识,尽量减少外出或接触,不信谣、不传谣,从而减少恐慌和焦虑。

 自我接纳


      在对疫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接纳自身正常的应激反应,不生气、不抱怨、不失落,积极寻求干预方式。

 转移注意


      避免信息过度获取,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起来。可以趁着居家隔离期间,做些平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读一本喜欢的书、看一部经典的电影、听几首动听的歌曲、进行卫生大扫除,用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享受生活。

 增加交流


      疫情期间为减少外界接触,我们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渠道和他人进行交流、倾诉。如果是家人正在居家隔离,暂时无法团聚,我们更应该增加交流,纾解她们的孤寂感,以多种方式进行陪伴,这也是一个增进理解、加深感情、浓化亲情或促进矛盾化解的好机会。

三、其他心理调适小技巧


  呼吸放松法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平缓吸气、屏气、呼气的途径,吸气时通过鼻腔缓慢而充分地将空气吸到身体最深处,呼气时通过鼻腔或口腔缓慢呼出,完全呼出气体后可正常呼吸2次。循环上述步骤,每次练习3—5分钟。

 蝴蝶拍



      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双手交替摆动,轻拍双肩,同时缓慢深呼吸。如此多次重复操作。

 保险箱技术


      通过想象的方法,有意识地对内心积攒的负性情绪进行“打包封存”(即:想象自己将心中的不良情绪密封在了一个严密的容器里),从而使自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这些负性情绪及消极观念中解放。


(转发自  机电蓉城故事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

温馨提示


如果您及您的家人因疫情事件出现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或其他心理困扰等情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的帮助。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374-3361021


让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许昌市建安医院心理援助热线一直都在!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


许昌市魏都区华佗路2433号

(许昌汽车西站向西300米路南)

市内乘坐8路、104路可直达到

市建安医院下车

市内10路、16路到汽车西站下车

步行向西300米


联系电话:0374-3310012


疫苗接种咨询电话(工作时间接听)

7337583   7331309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