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抑郁症越来越多,中医治疗方法真的有效吗?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1-12-22 17:42


?中医学认为抑郁症

主要是肝、心、脾三脏受累

及气血失调而成

属“郁证”范畴


抑郁症,近几年越来越流行,受伤害的人数越来越广,堪称“灰色杀手”。最可怕的是,抑郁症不仅让成年人痛苦不堪,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并不能幸免。在15~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约为3.1% ,女性患病率约为4.6%。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才6岁。


现代医学是把身体、情感和意识分开看的,身和心被当作两个东西,它们有关系,互相影响,叫心身相关,还是属于二元论。


但是,身心在中医来看其实是一个东西,叫形神一体,中医的神包含了心和意。中医是否可以治疗抑郁症?中医对抑郁症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怎么看待抑郁症



中医学认为,抑郁症主要是肝、心、脾三脏受累及气血失调而成,属“郁证”范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或因忧愁思虑,精神紧张或长期伏案思索,使脾气郁结,或肝气郁结之后横逆乘脾,均可导致脾失健运,使脾的消磨水谷及运化水湿的作用受到影响;或所愿不遂,精神紧张,忧愁悲哀等精神刺激损伤心神,心失所养。抑郁症初期病体多实,病变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经久不愈,则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肾亏虚的不同病变,最终致脑腑功能受损。




抑郁症中医临床表现及治疗



就临床表现而言,肝气郁结,出现胁肋胀痛,善太息,多思善疑或情绪低落;肝气犯脾则不思饮食,生化乏源;心藏神,营血渐耗则心失所养,脑神失聪,神失所藏,表现为心神不宁,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气郁化火,导致烦躁不安;久郁及肾则各种亏虚之象,如疲乏、消瘦、精神委顿、腰膝酸软。如《类证治裁·郁证》云: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终乃成劳。总之,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脑之功能失衡,脏腑气血郁结不畅,阴阳失调是抑郁症总的发病机制。


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舒畅气机,解郁结,达气血,可采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的方法,此外,中医尤强调调畅情志的重要作用。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创造和谐的周围环境,也是防治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 END


(转发自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

温馨提示


如果您及您的家人因疫情事件出现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或其他心理困扰等情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的帮助。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374-3361021


让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许昌市建安医院心理援助热线一直都在!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


许昌市魏都区华佗路2433号

(许昌汽车西站向西300米路南)

市内乘坐8路、104路可直达到

市建安医院下车

市内10路、16路到汽车西站下车

步行向西300米


联系电话:0374-3310012


疫苗接种咨询电话(工作时间接听)

7337583   7331309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