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最迫切需求、引导表达
1. 认真倾听
2. 引导表达
患病后的亲人或朋友可能时常会遇到情绪上的困扰,和一种别人不理解的孤独感。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情感支持、理解、安全感等。在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3. 适时拉回沟通主动权
引导需求表达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被对方的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有时候要用适当的语言把谈话的重点拉回来,避免他们在负面情绪的表述中无限内耗。
4. 回应需求要考虑疾病隐藏属性
识别、明确双相患者的需求,也要注意背后的疾病根源,一个人在情绪波动时所说的话不一定是真实的。
当我们学会对情绪波动的现实做出反应,而不是对这个人实际说的话做出反应时,就会产生成功的有效沟通。我们可以以帮助病人的方式做出回应,而不是将他们推向更深的深渊。
重隐私,轻介入,保持边界感更好
1. 不做评判
这是一种维持边界感的方式,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对话,不要做评判,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利于其后续「打开自己」。
2. 学会开放式提问
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鼓励其更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给大家几个问句作为参考:
你刚才说的这种情况,你是啥感觉?
你觉得这个问题,对你有什么影响呢?
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对我提的这个想法,有什么疑问或担心的地方吗?
3. 尽量避免询问隐私问题
4. 避免询问敏感话题
与双相患者进行沟通需要特别谨慎和小心,不要刺激他们并让他们有「情绪炸裂」的感觉。
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可能会对一些刺激和触发因素有过度的反应,在看见他们情绪有波动苗头时,尽量避免火上浇油地提及这些敏感话题,以免情绪进一步波动。
把控环境和身体语言细节
1. 创造舒适和信任的环境
在拥挤的环境中,会加重他们的暴躁、易怒、焦虑和紧张,最好选择一个安静、私密并且舒适的地方再和他们沟通。
2. 别忽视语气和用词
因为双相的人可能对沟通的细微差别更敏感,尤其是在躁狂期,稍有不慎,便有激怒他们的风险。
3. 注意肢体语言
在与双相患者进行沟通时,我们需要给予积极的反馈,比如保持眼神交流、点点头、做一些面部表情,这样可以鼓励他们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4. 保持情绪稳定
5. 常用回顾性陈述
回顾双相患者所说的话,确保自己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并表明我们在积极倾听。举个例子,「听起来,你因为工作上的情况而感到迷茫。」
6. 停顿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在安慰双相患者时,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陷入机械式反应的陷阱。
所以,停顿,能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更好地回应他们的话,避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和频率,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过于频繁或过长可能会让双相患者感到不适或被忽视。
7. 少说道理多行动
在与双相障碍患者沟通时,我们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给予简单的建议或者提出问题。
最好直接针对他们的症结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地问一句「有没有我可以帮忙的?」
学会沟通,能让你和双相患者的关系再进一步,也能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对他们的理解和重视,从而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转发自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