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警惕!暑假或成心理问题“高发时段”......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4-07-15 16:51

暑假本应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时光,如今却俨然成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发期。每年暑假期间,青少年心理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学业问题,抑郁焦虑、情感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亲子关系、网瘾等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最为敏感和复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人们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且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与调整,就有可能影响人的整个人生。


> 孩子暑期容易出现以下心理问题:

01

作息被打乱,情绪变化大

随着暑假的到来,部分学生由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下子过于放松,整天玩耍、看电视、上网,人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比较消极的看问题,想问题,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烦躁不安、暴躁易怒等心理问题


 02

网络依赖

由于平时课业繁忙,家长体谅到孩子平时的辛苦,因而假期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督。这时很多学生成天沉迷于网络世界,被虚拟世界所俘虏的同时远离了现实世界的活动。


这种网络依赖会让孩子和现实社会脱节严重,离开网络,感觉到社会适应不良,越来越不喜欢走亲穿友,不喜欢说话和交往,出现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思维偏执、错乱等问题,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03

学习压力大,“压”出心理病

暑假期间,咨询学习方面的人数最多,说明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即使是在暑假里,孩子们心里一直萦绕着“考试、分数、排名”。不少孩子学习成绩差,易产生学习型焦虑和自卑感,一进入学校或是考场,就心慌、出汗。


同时,现在到了暑期,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家长往往望子成才心切,同时也担心孩子落后于别人,就督促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使孩子离开学校高压环境,就背起另一种形式的学业沉重包袱。因长期过高的压力,神经紧张,和学习的疲累,有的学生出现悲观厌世,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孤僻偏激、厌学叛逆等心理问题,同时激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04

少言寡语怯交流

缺乏沟通,是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多数人看来,暑假家长应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然而调查发现,许多父母很少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虽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假期中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可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一起旅游,孩子主要从手机、电视等网络渠道了解信息,而通过与父母或他人交谈获取信息的少之又少。


多数中小学生表示,父母只会帮他们买菜、烧饭、洗衣服,即使偶尔聊天,内容大多还是有关学习的。专家提醒,如果长期让孩子独自在家,或者不顾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让其上各类补习班,孩子很容易患孤僻、忧郁、自闭等心理疾病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状况

假期中,家长们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假期生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平衡的心态,协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突出。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

1.行为或学业上的问题,如孩子经常突然发怒,不参加平常的社交活动,或不再与其他孩子玩耍;经常做噩梦或出现其他睡眠失常状况;

2.出现身体反应,例如恶心、头痛、体重增加或减少;

3.对生活或未来感到抑郁或绝望;

4.出现危险的冒险行为等。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且无法自我调节和改善,家长们务必要及时带孩子寻求帮助。


(转发自  心理精神科护理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