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镌刻着历史,始于《周礼》,盛于唐代,到明清时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月圆,阖家团聚。归属——是的中国人赋予满月的意义,从古至今,渊远流长。中华的月亮照亮了祖国的千秋百年,许多民俗文化一脉相承,得以沉淀,便才有了今日中秋的三大习俗:品时令佳肴、赏明月美景、庆家人团圆。不妨让我们走进古今的中秋佳节,了解中秋文化如何传承,在新时代的今天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1、品时令佳肴
Mid-Autumn Festival
八月十五月正圆,
中秋月饼香又甜。
提到中秋,月饼当属美食榜单的第一名。据记载,唐僖宗在中秋品尝月饼,松软甜美的味道深得其心,便令御膳房用红绫包裹,赏赐给了新科进士一同品尝。到了宋代,月饼的制作方法更为精致,得了“金花”“芙蓉”“荷叶”等雅称。苏东坡也留有诗词称赞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除了月饼,金陵更有时令名菜桂花鸭,将飘香应季的桂子采摘入菜,酸甜肥美,滋味极佳;古人还认为中秋时节的田螺可以明目,芋头可以辟邪消灾,而大闸蟹则在中秋前后膏肥肉嫩,这些也都是古人餐桌上的中秋美食。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依然保留着吃月饼的习俗,但月饼的口味已不再仅有五仁、豆沙等几种常见的传统口味。江浙的鲜肉,两广的奶黄,甚至四川的泡椒牛肉、推陈出新的冰淇淋月饼……万物皆可做馅,创意层出不穷。
但无论月饼口味如何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中秋之夜,家人团坐,热闹地将月饼切来分食,那一刻的味道才最珍贵。
2、赏明月美景
Mid-Autumn Festival
人间共赏中秋月,
酒社诗家意味长。
中秋赏月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节俗。《礼记》云:“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也就是说,帝王在春天的清晨祭拜太阳,在秋天的夜晚祭拜月亮。
古人们常常于中秋节大摆筵席、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在明月照天的情境中,素心对月,各抒己怀,许下愿望。人们各有所期:男子希冀事业更上一层楼;女子希望心境心如皓月,家庭美满婚姻幸福;与家人和离别之人则祈求阖家团圆。
相较古代,现代人的拜月更多只是赏月时的顺势而为,而非古代祭月的虔诚仪式。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科技的进步更是将人类亲身带上了月亮。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被命名为“嫦娥工程”,此后,“嫦娥”奔月、“玉兔”相伴、“鹊桥”升空,中国人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为现实,这是中国航天独有的极致浪漫。
3、庆家人团圆
Mid-Autumn Festival
十二度圆皆好看,
其中圆极是中秋。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的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
阖家团圆的中秋节习俗主要始于唐代。唐朝的中秋夜晚,亲友团聚在一起,一边宴饮,一边赏月聊天。如果有人出差在外,面对圆月,想到家中亲友也在欣赏明月,便会为月圆人不圆而伤感。因此,唐朝留下许多带有浓厚思乡、盼望团圆的中秋赏月诗歌。
到了宋代与明代,中秋团圆之意更盛,家家户户白日出游,夜晚赏月,通宵达旦,共度佳节。
吴自牧的《梦梁录》描述了南宋京城,现浙江杭州的中秋节盛况:“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竞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并且此时有了“团圆节”之名。《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意思是,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已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
月是故乡明,思乡之情不分古今。家中,有深爱的家人,有可口的饭菜,还有那些无法言喻的思绪。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管中间多少沧海桑田,守望与团圆,都是中秋节永恒不变的主题。
月亮每夜都路过你的窗台,
你稍微抬头便能接得住它的亮堂,
偏偏头便能悉数盛入眼中。
但今夜的月亮不同,
它携爱而至,将祝福洒满人间。
(转发自 中国教育督导)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