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受到表扬鼓励时,内心很激动。
当我们被误解时,内心愤恨,火冒三丈。
这种情绪波动属于人的正常反应。
然而,最近平台收到这样的留言:
为什么我会无缘无故情绪高涨,甚至兴奋的整宿不睡觉?没有任何人或事刺激我,但我却突然很亢奋,这是怎么回事?
小编想说的是,这位朋友要注意啦,假如你的情绪总是这么没来由的高涨,甚至连家人都觉得你“不太正常”,那么需要考虑你是否是躁狂发作的表现。
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就是一种异常的、超出正常范围的高度兴奋状态,类似于情绪上的“超速行驶”,呈现出病态的特征。
处在躁狂发作状态的患者常常表现为:
情感高涨
这是躁狂发作的主要原发症状。
通常表现为超乎寻常的兴奋、乐观、热情,能迅速影响周围人的情绪氛围。还有些人可能容易被轻微刺激触动,导致情绪极其不稳定,容易因为小事大发雷霆,甚至出现攻击性言语或行为。
思维奔逸
他们往往以极快的语速表达着想法,说话滔滔不绝,即便喉咙干渴、声音略显疲惫仍不停地高谈阔论。然而,这种表达中常伴随着自我感觉的过度膨胀,言辞间不乏夸大其词,谈话内容似乎没有边界,漫无目的。他们深信自己在才华、财富、背景及社会地位上均属非凡,这种自信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不切实际的妄想。此外,注意力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快速转移。
活动增多
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兴趣广,想多做事,做大事,想有所作为。整日忙忙碌碌,但常常有始无终。爱凑热闹,与人一见如故,爱开玩笑或是捉弄他人,行为冲动不计后果。除了上述常见的表现外,还可能伴有自我评价过高,说话漫无边际,自命不凡,睡眠需求明显减少等。
与此同时,还需警惕「轻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在症状表现及对患者影响的严重程度比躁狂要轻一些。
轻躁狂发作
轻躁狂发作通常不伴随明显的妄想或其他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这使得它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的工作、学习及社交活动的影响相对较为微妙,不易被立即察觉。
然而,正是这种隐蔽性,往往导致轻躁狂的发作被忽视或低估。
所以,当出现任何有异于平时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因为,不管是躁狂发作还是轻躁狂发作,一旦被确诊,就会被诊断为另一个疾病——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指的是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依据 ICD-11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作形式也是各不相同,有可能是: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 + 抑郁发作、轻躁狂发作 + 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容易被误诊且易复发的精神疾病。为此,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表现,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诊。
1. 情绪、言语及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平时明显异常的改变,比如情感高涨、易激惹、情感低落等。
2. 持续时间较长,短至数日长至数周,甚至因为情绪影响出现明显冲动攻击自杀性言语/行为,导致个人和家庭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明显受损。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或担忧,切勿急于自我诊断,以免不必要的恐慌。重要的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让他们从医学和心理学的专业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专业的评估和建议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转发自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