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抑郁症和焦虑症是当今社会的常见心理问题,从普通大众到名人明星死于抑郁症的患者不计其数,这背后关系到一个家庭、几代人的痛苦。认识抑郁症不仅是积极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也有助于识别和帮助周围人。
1
抑郁情绪是否为抑郁症?
平时我们口中所说的我心情低落的差点就要抑郁症了,其实并不是抑郁症,而是我们内心感受到的抑郁情绪。所谓的抑郁情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批评,打击,遭遇的失败及经历的挫折而出现的负性情绪体验(如难过,悲伤,沮丧,失望、愤怒等情绪)。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刺激、压力或挫折后都会经历的,但这些负性情绪的体验维持时间短,为一过性,不会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造成明显影响,及时调节就能逐渐缓解。而抑郁症较难自行缓解。
2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心情低落:持续时间至少大于2周,患者一般表现闷闷不乐,内心悲观难受,开心不起来,即使遇到开心的事也高兴不起来,脸部无笑容。缺乏愉快感,情感平淡,自觉内心痛苦不已,觉得活着没意思,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少语少动,情绪易激惹烦躁,喜孤独,日常生活懒散等。持续的心境低落患者容易出现自我评价低,自觉无用、无助、无望,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有些甚至死于自杀!
2.思维迟缓:感觉头脑生锈了,反应变慢,注意力不能集中,自觉思考问题变得困难,常常表现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或容易走神导致不能思考等。自觉记忆力也差了,常记不住东西,以前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做起来感觉相当的费劲,自觉做不动,做不完或什么都不想做,在悲观情绪影响下患者容易产生自罪的心理。
3.意志力减退:表现精力丧失,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对人对事漠不关心,活动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以前感兴趣的活动,现在也不参加了也没兴趣,做什么都提不起劲,都觉得费力,感疲乏劳累,没精气神。
4.生物学方面的症状:睡眠差,晚上很难入睡,睡眠不深,容易惊醒,睡眠时噩梦多,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第二天醒来感疲乏无力,有睡眠缺失感,对睡眠的质量不满意,伴食欲下降,表现进食量减少,食之无味,茶饭不思,体重下降等。
3
普通大众怎样快速判断是否得了抑郁症?
从日常的吃饭,穿衣,睡觉,情绪,行为等方面来识别,比如睡觉好吗?吃东西香吗?生活懒散吗?心情好吗?是否总是闷闷不乐?敏感自卑,容易哭泣落泪,面部忧愁无笑容,情感淡漠,不关心家人,喜欢发呆,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乐趣丧失,全身疲乏无力,少语,少动,活动减少等方面来判断。
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还是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断。
4
怀疑自己患抑郁症了怎么办?
1.及时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
2.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倾诉你的心声。
4
家人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做?
家属共同参与:如果发现家人或亲戚朋友得了抑郁症,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理解关怀,多鼓励,多倾听,陪伴安慰患者,理解患者存在真实的感受,做到不指责,不批评,不埋怨。用心倾听,陪伴关爱患者,看护好患者同时做好安全管理,并带患者及时就诊。
6
得了抑郁症一定要看医生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严重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风险,其中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死于自杀。一定要及时带患者就诊精神专科医院,及时就诊医生可通过心理评估确定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可以及时有效规避自杀风险。
7
抑郁症该怎么治疗?
1.首选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 主要为心理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理解及评价来改善自身的行为和情绪。
3.物理治疗。
4.运动治疗: 科学研究证明运动也是药,适量规律运动,有利于释放快乐的细胞因子,有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
8
抑郁症普通人群认识误区有哪些?
1.谈之色变:一说到抑郁症或焦虑症心里则感到万分恐惧,内心觉得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导致不敢面对自己的情绪,害怕被医生诊断出抑郁症或焦虑症,宁可藏着掖着也不敢就医。
2.过度正常化: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快,物价和房价快速上涨的时期,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大,不把抑郁症焦虑症当回事,反而觉得这个时代没点抑郁焦虑反而是不正常的样子。
3.认知不足:普通大众对精神心理疾病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不了解精神心理疾病,对疾病带有主观的偏见及歧视,害怕被医生诊断出精神心理疾病,觉得丢人,对不起家人。罪恶心理,以为得了绝症从而焦虑恐惧,有些甚至做迷信,做法事,拜佛烧香求助神婆来减轻对疾病的恐惧。
心理医生提示您,抑郁症是一种病,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情,不是不坚强,是患者大脑功能紊乱的表现。患者,家属和社会应当认识并重视患者的各种异于常人的表现,相信科学,及时就诊心理科医生,遵医嘱进行系统的治疗,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9
抑郁症治疗药物会成瘾吗?
新型的抗抑郁药物没有成瘾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副作用也会随之缓解。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切记不可擅自主张加减剂量。
10
抑郁症治好了后就可以停药了吗?
1.抑郁症容易复发,症状好转后也不可随意停药。减药或停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要遵从医生的医嘱进行维持和巩固治疗。
3.持续治疗时间为至少半年至2、3年。
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整健康的人。
(转发自 心理精神科护理)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