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效统计,在全球10%的抑郁症患者会在夏季复发。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夏季患上抑郁症的原因虽没有定论,但是夏季高温被证实是一个影响定论比较大的因素。其定论就在于夏季高温会让普通人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焦虑等情况,严重还会打破作息规律,造成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高温气候+失眠焦虑+情绪烦躁+外在压力+作息紊乱等,这些因素汇集到一起,容易诱发抑郁症。
同抑郁症一样,焦虑症也是夏季比较高发的一类疾病。
夏季高温,本身就会让人在情绪上感到烦躁,如果这时候再来一点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情感上),很容易就会让人陷入到焦虑的情绪中。
当然,对于焦虑情绪,我们得区别对待——
突发事件引发的焦虑情绪属于正常情绪波动,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自我调节;而对于焦虑症来说,则是患者会陷入莫名的、毫无对象的紧张情绪中,并且持续时间是长期的。
有人说,春困、夏困、秋盹、冬眠,但其实在夏季中,由于日照时间变长,高温天气持续,很容易就会造成失眠的出现。而长时间的失眠,精神衰弱就会引发失眠症的出现。
长期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都是属于失眠症的表现。
在夏季,日照时间长,高温持续,人的精神状态很容易困倦,但又因为不良情绪的侵扰导致失眠症的发生。
躁狂症是一种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的精神疾病。在夏季,由于气温升高和光照增强,一些躁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他们可能会变得过度兴奋、冲动易怒、言语增多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因此,对于躁狂症患者来说,夏季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时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症状。
虽然精神分裂症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并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夏季气温升高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状。在炎热的天气下,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出现症状恶化的情况。
因此,在夏季,我们应该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关爱和关注,及时发现并处理他们的异常行为。
夏天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患者和家属应该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做好心理精神情绪方面的调节。平时应注重心理健康保健,增强体育活动,加强人际的联系、沟通。
当然,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可能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人。如果我们发现他们出现了异常的行为或情绪变化,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并寻求专业帮助。
(转发自 好心情互联网医院)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