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除了emo,你还会其他情绪描述吗?
文章来源:许昌市建安医院发布时间:2022-10-09 17:43
最近刷朋友圈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一些小患者深夜发文:我emo了。
Emo是什么?“Emotion”情绪这个单词的缩写吗?其实,emo这个词最初来源于音乐领域的EmotionalHardcore,是一种摇滚音乐风格,可翻译为:情绪硬核。现在年轻人称自己“emo”,更多的则是一种对负性情绪的笼统表达,与之前流行的“网抑云”、“丧”等情绪表达词汇,意思差不多。似乎只要一件事触发了情绪,而这种情绪不是自己可以明确命名的正向情绪,就可以用“我emo了”来统一表达。这和以前一个人状态不好、心情不佳时,别人问他你怎么了,他回答“不开心”一样。
表示负性情绪的词语那么多,孤独、悲伤、失落、沮丧、懊悔、愧疚、愤怒,等等。为什么大家很少用这些更具体、更易于理解的词语,反而要一直开发和使用新词汇呢?这背后隐藏什么心理呢?就像前一阵流行的“yyds(永远的神)” “绝绝子”等网络流行语一样,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一脸懵圈,当察觉到大家都在使用时,有些人就按耐不住了,去查询这个梗的意思、用法,以免自己被鄙视落伍,弄懂意思后,便会在适当的时机,甚至专门创造时机,表达一下。一般这种人说“我emo了”,并非常规意义上的“emo”(抑郁、失落等意思),只是赶个流行而已。很多年轻人在网络空间是半开放的,少部分人屏蔽,还有一部分人是想屏蔽但不能屏蔽的,比如父母亲人、老师或单位领导。如果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比如“这几天持续心情低落”、“昨晚很悲伤,一夜辗转难眠”,可能会引起亲人的担忧及领导的看法。这是他们不想、也不愿去应对的。而他们又有自我表达的需求,以期获得一些关心和关注,emo这种“生僻”、表意模糊的词就是最好的选择。缺乏对情绪准确清晰的识别我也不知道我的情绪是什么,我只知道,我现在不太好。人常见的情绪表达有9种:高兴、悲伤、愤怒、厌恶、嫉妒、恐惧、渴望、骄傲、耻辱。这看似很多很具体了吧,但其实人的情绪很多时候是复杂的、交织的、且更多样化和微妙的。英国玛丽王后大学情绪历史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theEmotions )的学者蒂芬妮·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曾出版过一本《人类情绪手册》( 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在书中,她展示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表达情绪的描述,竟然多达154 条。如果没有识别情绪的能力,或养成刻意觉察情绪的习惯,一个人其实很难把自己的情绪描述表达清楚,大多数情绪,被我们直接忽视掉了。比如,你能给自己现在的情绪进行命名吗?如果让你给它的准确性打个分(1-10),你会打几分?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一旦一种情绪被命名,它所带来的困扰或者痛苦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变得更加可控。”看见即疗愈,情绪识别是舒缓情绪的第一步。但识别情绪,且用准确的命名表达出来,是当下很多人都欠缺的一种能力。我曾接过一位16岁抑郁症男孩的个案,当时他有躯体化症状,且有自残行为。在咨询中,他向我讲述他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觉得这种理论性的引导可能他理解有困难,我就给他举了个例子:我说:“请你想象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一位母亲春节假期结束后,要外出打工,她和儿子依依不舍地分别。第二个场景,一对恋人白天很愉快地约会后,晚上男孩送女孩回家,在女孩家楼下俩人依依不舍的分别。这两个场景里,他们彼此都是依依不舍,但你觉得,他们的情绪是一样的吗?”我继续引导:“假如你是第一个场景里的男孩,要和母亲分别,你会有什么情绪呢?”来访者一边思索,一边说出一些关于情绪的词汇:“有难过、悲伤……还有点害怕,可能还有点生气……”“嗯嗯,很好的描述。”我及时鼓励他,并继续进行引导:“假如你是第二个场景里的男孩,面对和恋人的分别,你又是什么情绪?”他回答:“有开心、快乐,还有点担忧,也可能有点愧疚……”“嗯嗯,很好。”我继续对他说,“你看,我们刚才做的就是识别情绪,情绪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用笼统的一个不开心就概括全部,像一团乱麻似的,这样解决起来也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你先要做的是,去分辨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都有什么情绪,然后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去理清它们……”有关情绪的词汇,如果刻意觉察,会有很丰富的、更准确的表达。尤其是负性情绪,如果简单笼统地用“emo”、“颓”、“丧”概括了之,那么对情绪的识别、疏导、可控都是无益且有害的。情绪不能用“开心”“不开心”这样简单笼统的词汇去定义,一团乱麻的状态,正是一个人受情绪影响至深且自己无力去解脱的根源。
无论怎样表达负性情绪,如果持续沉浸在负性情绪里,就会给你的身体、心理和生活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
有关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很多,我个人更倾向于从觉察关注身体感受开始,以下有几个方法,希望能帮到受情绪困扰的人。(建议一边阅读,一边练习)当情绪像龙卷风或者溺水时缠绕住你的水草,让你感到窒息、无助、失控时,你要先试着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把意识从情绪的风暴中心拉回到当下。先觉察自己身体的姿势,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然后觉察身体和外界接触的部分,如脚掌踩在地上的感觉,臀部和背部与椅子接触的感觉等等;然后调整呼吸,深吸慢呼,同时觉察呼吸时身体的变化,胸腔和腹部与衣服接触时的感觉;再渐渐把关注带到周围,环视四周,看看周围有什么,确定你此时的身体在这个环境中的位置。当我们被一些情绪困扰时,往往会“分神”,不能全身心地专注投入去做当下正在做的这一件事,不专心的结果就是常会效率低下,并且将事情搞得一团糟。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你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开始,再循序渐进地学会专注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如果你能学会专注投入地去做每件事的时候,你就能更好地应对压力,情绪失控出现的次数自然也就减少了。觉察自己此刻的想法,识别它、给它命名,并定位它在身体的位置。当情绪来临,去觉察引发此刻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是一个想法,还是一种感受?命名首先要默念,“这是一个想法”或“这是一种感受”。比如:你可能为过去的一件事而懊悔,心里想我要是当时怎样就好了,那这时你要觉察到:“这是一个有关过去的,而困扰我现在的想法”。比如:你为下周的项目汇报而担心到时表现不好,这时你要觉察到:“这是一个对将来担忧的想法”。同时你去感受身体,看看这个情绪是什么,在身体的哪个位置,如“我感到很愤怒,感觉这个愤怒就堆积在我的胸口,我感受到胸闷”。当情绪被看到、命名、被定位之后,你静静等待它过去就好了。因为情绪是流动的,会来也会走。当你对情绪有了这个认知,你就可以和情绪“和平共处”了,不是它控制你,也不是你排斥它,而是像一个顽皮的熊孩子,偶尔来串了个门。当你定位到情绪在身体的具体部位,比如悲伤时,可能这个情绪在心脏的位置,焦虑时,这个情绪在你的头部。你可以把手轻轻地放到情绪所在的部位,带着关爱,温柔地放在那,想象一股暖流从你的手慢慢流进你的身体。想象如果你最挚爱的亲人朋友遇到心情低落的时候,你会怎样抚慰Ta,然后用更包容、更慈悲的心来安慰自己。
每个人都有emo的时候,希望更多的朋友能正视情绪、接纳情绪,更能学会自己疏导自己的情绪。一年四季中风雨天会有,但晴天更多,愿每个人都能积极快乐地拥抱阳光。
(转发自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
如果您及您的家人因疫情事件出现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或其他心理困扰等情况,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的帮助。
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374-3361021
让我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许昌市建安医院心理援助热线一直都在!
许昌市魏都区华佗路2433号
(许昌汽车西站向西300米路南)
市内乘坐8路、104路可直达到
市建安医院下车
市内10路、16路到汽车西站下车
步行向西300米
联系电话:0374-3310012
疫苗接种咨询电话(工作时间接听)
7337583 733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