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失控的压力会让你失眠,产生焦虑。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者出现抑郁、焦虑的概率比正常人高了 5 倍。失眠与焦虑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在焦虑中失眠,又在失眠中焦虑,在焦虑和失眠中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调整你应对压力的策略,这里我有四个建议。
第一,进行适度的锻炼 。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你会拥有努力后的幸福感,大汗淋漓过后,你会体会到安逸的、温暖的、平静的感觉。
不但跑步、爬山、打太极拳等运动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冥想、静坐、瑜珈等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做自己喜欢的、与情绪相匹配的锻炼,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做你不喜欢、没有感觉的运动——喜静的人散步就好,别逼迫自己跳伦巴舞。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会让你的头脑处于放松状态,让思维更清晰。需要注意的是,睡前 3~4 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
第二,写压力日记。学会与内心深处的自己交流,可以试着给自己写日记,认清自己内心所求,找到生活意义和快乐所在。
第三,不把工作带到床上。不要临睡前思考太多深奥的人生问题,处理完事情再上床。如果你在上床后觉得焦虑,那么告诉自己把焦虑的事情留到明天,然后想像其它平静、使人放松的事情。如果你真的很难放下,就在睡前把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都写出来,尽你的全力,保证自己躺在床上也想不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然后安心睡觉。
第四,多与外界交流。即使你的工作再忙,也可以利用碎片化二十分钟,在小区里散个步,多接触自然,多与你的家人沟通,即使聊些不着边际的话,都可以让你的情绪好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过度封闭自己,默默承受,会让压力显得更加可怕。
研究表明,「当我们皮肤上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身体中的荷尔蒙水平会降低。」所以研究者还建议摩擦自己的额头、手、脖子等,这样可以减少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当然你也可以让你的爱人完成这项任务。
只有当我们了解压力、接受压力,学会和压力和平相处时,那些因为压力导致的失眠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