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说到抑郁,就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抑郁症,据世卫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也已达到2.1%。
但相较于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带给患者的折磨可能更加严重和痛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杀率为正常人群自杀率的20~30倍。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最常见的两种精神疾病,前者指抑郁发作而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后者指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由于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以抑郁发作起病,而早期识别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所以很容易与抑郁症混淆。
据统计,约6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被误诊为抑郁症,超过1/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至少10年才得以确诊。
虽然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我们依然可以根据双方的特点来区分。
双相情感障碍特点:
有精神运动迟缓、内疚、情绪不稳定、睡眠多、食欲增加、体重增加、肢体沉重感等非典型抑郁症状,首次抑郁发作的年龄比较早,时间短。
二、诊治双相情感障碍
识别躁狂症状是关键
双相情感障碍还有一个与抑郁症完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患者会出现躁狂或轻躁狂的症状。
这是一种与抑郁完全相反的状态,但容易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这也是造成双相情感障碍漏诊或误诊的原因之一。
在情绪层面上,患者会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开朗,也有患者表现为易激惹、挑剔,因小事大发雷霆,不能听取反对意见。
这种情况下,周围人往往比患者更早察觉到异常。
在活动层面上,患者整体活动速度会加快。
一方面体现在认知水平上,例如反应速度极快,觉得自己变聪明了;另一方面体现在行为水平上,例如变得爱好交际、盲目决策、乱花钱等等。
在生理层面上,患者会表现为睡眠时间变少,但精力十足,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工作热情的亢进。
因此,当我们观察患者时,如果发现其还有抑郁以外的“另一面”,也许除了病情减轻的可能外,也要考虑是否患上的是双相情感障碍。
三、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
和大多数精神疾病一样,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倾向认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较大,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
双相情感障碍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莫大的痛苦,但经过正规的治疗,这个病也是可控的。
首先是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用药,预防复发是关键。特殊情况下还可选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同时,心理治疗也能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加强对患者以及家属的支持性心理治疗,识别如睡眠障碍,易激惹等早期复发的症状也显得尤为关键。
最后,鼓励患者规律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倾诉寻求支持和帮助,对疾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转发自 心理精神科护理)
(如有侵权 我们将及时删除)